乐鱼电子·(中国)APP下载!

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公司动态

乐鱼电子广告语范例6篇

发布时间:2023/10/22    浏览次数:

  乐鱼电子广告语范例6篇我最喜欢公益广告:一个易拉罐被扔到了火车上,在火车上的人踢来踢去,谁也不捡起来仍倒垃圾箱。最后,只剩下一个人,电视发出一个音:8号得球射门,那个人把易拉罐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因为这个广告教育了我们要保护环境。

  我最不喜欢粹冰冰广告:父母给小孩冰棒,小孩双手叉腰大声说:“不要!”父母马上又换上一根冰棍,他还是说:“不要!”这时父母递上来一根旺旺碎碎冰,他贪婪的说:“要!我要!”因为这个广告会让许多小孩变得蛮横无理,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对我说,语文老师要他们3天内收集10条广告语,从中再挑出一条自己最喜欢的写下来上交,参加学校的最佳广告语总决赛。我听后暗暗佩服这位老师的教学手段高明。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给孩子布置这样一道课外作业,对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参与社会、了解社会肯定有很大帮助。我拍拍儿子的头说:“好好收集吧,到时我也给你参谋参谋。”

  ①做女人挺好。②做男人更是挺好。③××香皂,女人味道。5××肾宝,他好我也好。⑤××面前,“性”趣盎然。⑥我是痿哥,但我有伟哥。⑦送礼最好送××(××是对自己妻子的爱称)。⑧女人的问题女人办,××××××丸。⑨×宝×宝,女人离不了。

  23、 意大利摩登服装广告语:从容地来,潇洒地去! 摩登精品,全新感受,身份象征!爽!帅! 意大利摩登服装

  40、 皮尔?卡丹广告语:弘扬男士精品,一展男士风采! 皮尔?卡丹在这儿! 国际名牌----皮尔?卡丹!

  66、 假使你喜欢偷听他人说话,约翰?史蒂森这个名字肯定已让你的耳朵听出老茧。 约翰?史蒂森服装公司

  何为成语广告?成语广告就是以成语为载体写成的广告词,如“一诺千金”(银行信用卡广告语)、“台州信息,一网打尽”(台州雷达信息网广告语)、“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语)、“‘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语)、“默默无‘蚊’”(蚊香广告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观察这些例子,我们发现,成语广告创作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用成语做广告语,如“一诺千金”;二是谐音体成语广告,如“随心所‘浴’”“‘咳’不容缓”“默默无‘蚊’”等。直接用成语做广告语,又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直接使用成语的原意,像“一诺千金”,其原意是许下的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而某银行正是用了“一诺千金”的原意,表明了银行的信用,很好地宣传了自己的信用卡;另一种则是用一语双关的方法,创作成语广告,如“台州信息,一网打尽”中的“网”字就有两种意思,一是成语原意中虚化的“网”,二是广告语中实化的“网络平台”,“一网打尽”本有搜罗殆尽的意思,台州雷达信息网就利用了该成语一语双关的作用,巧妙地将自身的全、宽、广等特点介绍给了受众,达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而在成语广告中,最为普遍的,还是谐音体成语广告。所谓谐音体成语广告,是通过谐音的办法更换成语中某个语素而造出的与原成语形似意不同的广告语。如蚊香广告语“默默无‘蚊’”,就是将“默默无闻”的“闻”谐音后替换成“蚊”。这个广告中,“默默”说明蚊香的气味轻,“无‘蚊’”则表明杀蚊效果好。我们平时使用蚊香,最厌烦的是蚊香的气味浓且杀蚊效果不理想。这个广告语表意明确,新鲜活泼,很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当然,在众多的成语广告中,也有许多粗制滥造的。如某中药铺广告语“自讨苦吃”就是如此。“自讨苦吃”的原意是自己给自己找苦头吃,含有贬义。运用这样的成语做广告,似乎是要告诉受众如果吃我的药就是“自讨苦吃”,这可能招致受众的反感。

  众所周知,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让受众看过、听过之后产生购买商品的。因此,这就要求广告语必须具有言简意赅、新颖生动、引人注意等特点。而“成语经历岁月的磨砺,形成了格式固定、文字简练、含义精辟、寓意深长、韵律和谐等特点”(商务印书馆《中华成语大词典》),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汉语中的精华。这些特征恰好与广告语的创作要求不谋而合,这就是成语广告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成语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为商业宣传服务,也体现了成语在现代语言使用中的活力。不过,这种创新需要把握度的问题,不能滥用,要避免因误用、错用而产生误导。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广告语的应用成了商家抢占地盘的重要手段,成语广告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它已经渗透到了广告宣传的各个方面,因此其对现实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加上关于成语广告的负面报道屡见报端,因此就有了一场对其使用利弊的广泛争论,甚至影响了国家立法。

  争论的阵营有三个:赞成使用成语广告的、反对使用成语广告的和中立的。赞成者认为,成语广告是语言创新的一种表现,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创新与活力,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形式。现任陕西省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早在1995年就发表过《活用借代的成语广告颇风趣》一文,对成语广告表示赞赏,指出“这种独具特色的广告语创作方法,是中国文化的特产乐鱼电子官方App下载,值得研究,应该发扬光大”。

  而反对者则认为,成语广告是对中国数千年优秀文化的亵渎,是不尊重传统文化的表现。它混乱了已有的言语规范,污染了语言环境,导致人们对成语产生误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其中反映最强烈的是教育工作者。“商家乱用和篡改成语给小学生产生了严重误导,往往使他们误以为广告词使用的成语就是正确的成语,给学生认知汉字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某小学教师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们普遍认为,全面规范和管理广告乱用成语、篡改成语等现象,是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负责。

  中间派则显得较为理性,他们认为,成语广告可以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该规范化,不能盲目、泛滥地使用。

  在这场论战中,反对者似乎占据了上风,因为他们的言论,使得关于禁止使用成语广告的相关文件纷纷出台。199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明文规定:“广告中成语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引起误导,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2007年,浙江省出台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中也明确指出:“在广告中不得使用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和篡改成语的谐音字。”2007年4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表示,凡使用编造的谐音成语等不规范用语、用字作为企业名称或广告语,今后将一律不予登记或备案。

  然而,这些文件、法规的出台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至今日,成语广告依然“大行其道”,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该如何去引导和规范成语广告的使用呢?

  首先,各地政府要正视广告中使用成语的现象,作出必要的引导和规范。《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并没有明确提出不得在广告中使用成语,只是说“广告中成语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指向较为模糊,所以各地相关部门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哪些成语可以用,哪些成语不可用。比如,上文所说的蚊香广告语“默默无‘蚊’”是可用的,因为它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在具体的语境中也不会引起误解。而“以‘帽’取人”(帽子公司广告语)则不可用,因为其原型是“以貌取人”,带有贬义色彩,广告化用后的意思是“根据‘帽子’来‘取人’”,似乎是在告诉受众可以“以帽取人”,这样的广告容易造成误导。

  其次,商家在使用成语广告时除了要根据商品本身的特性改造成语外,还应注意成语广告书写的格式,要用引号或者醒目的字体、颜色把成语广告中改换后的词素标注出来,提醒受众不要将其与原字混淆。这种方法能较好地消除成语广告可能造成的误导。如“灵机一动,码到成功”(某打字机广告语)、“胖胖减肥,心宽体不胖”(某电脑减肥治疗仪),若能分别写成“‘码’到成功”和“心宽体‘不’胖”,这样既可避免成语广告的误导,又能突出重点,展示产品的特点,可谓一举两得。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成语广告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正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对于入眼入耳的新事物很敏感,这些事物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成语广告也是新事物,如果让其流传,无疑会给学生的认知造成混乱,给他们的语言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不少人反对在语文教学中混入这些“不规范”的语言。然而,成语广告这个“毛病”已然存在,它不会因为一些人的反对而从此消失。所以,语文教学不应该避而不谈成语广告的问题。

  不可否认,中小学生主要应学习规范的语言,但所有的学科学习都不应该回避现实生活,如果把学习与生活割裂开来,那么学生最终获得的只能是机械的知识。语文学习也要联系生活,生活中出现了某种现象,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其引进课堂,进行实例分析。因此,面对成语广告,语文教师应该重在引导学生对之进行辨析,使学生对成语有个正确的认知。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强调广告成语与书面成语的区别,让学生对广告成语和书面成语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所区分;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讨论成语广告的利弊;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群众对成语广告的看法,进而培养他们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成语广告的例子,列成表格,与书面成语进行对照,并用字典、辞书查找书面成语的正确意义,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更深刻地理解、记忆书面成语。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成语广告中语言创新的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成语广告也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鲜活素材。

  正如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郭龙生所说,语文教育要重视这个(成语广告)情况,必须在语文教学阶段把好关,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活生生的语言使用例子作为教学素材,分析作者的原意和达到的效果,教会学生如何创新地使用语言。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成语,还可以掌握现实生活中语言应用的技巧,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了解商品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广告经过市场的考验已经成为品牌价值的体现,给品牌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好地诠释了企业和品牌的核心价值。但是,在广告中使用不规范用语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尤其是广告的用字不规范,乱用谐音,混淆概念等现象,由于广告借助于电视、网络、电台、报纸等媒体,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很容易对人们进行误导。特别是那些正在求知的中小学生,他们接受性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弱,一旦接受,很容易导致以讹传讹。本文就以广告用语偏误进行分析,以期“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2006年6月12日,深圳市语委联合文化局和工商局,经过三个月的调查取证,对全市广告进行整治,拆除用语不规范广告牌700多块。其中,滥用繁体字占15%,滥用谐音成语占50%,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和广告管理法规占25%。2007年1月18日,针对北京市代表张毅在2006年期间提出的“尊重汉字、尊重母语”的建议,北京市有关部门进行了回复——诸如“百衣百顺”、“食全食美”、“与食俱进”这样在广告中故意用谐音篡改成语的现象,工商部门将一律不予核准登记。由此可见,广告用语偏误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亟需加以规范。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近年来繁体字不断凸显,严重影响了广告信息传播的畅通有效性。如好馬配好鞭,好工配好電器(松本電工);萬基人參人人有禮大贈送!(萬基人参系列);人性化的房型設計(壟辰公寓)。

  文字历来都是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文字工作,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并于1964年总结、归纳成《简化字总表》,对现代汉语用字进行简化。“40多年的实践证明,简化字有利于人民群众,特别有利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扫盲工作,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1]。

  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部分商家热衷于使用繁体字,特别是在电影、电视、商标、牌匾中,繁体字更是层出不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商家的思维走入了误区,极力迎合西方社会的结果。因为他们认为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只认识繁体字。于是,某些企业广告就随风倒,热衷于用繁体字,甚至连厂名、商品名称都改成繁体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它的订户中90%左右是年轻留学生,这些人恰恰并没有多少人认识繁体字。即使是在繁体字使用较多的港、澳、台,也不像有人臆想的那样拒而不纳简体字。其实,早在1985年,的《自立晚报》就发表专论,盛赞我们的简体字,简得合理,简得妙,是“大胆地采用了笔划很少的同音字,但又无碍于字义,兼取了简繁体的优点”。历史的实践己经证明,汉字的简化是历史的进步,繁体字的回潮是历史的。

  由于网络媒体和影视广告日益侵占消费者的接受领域,所以包含错别字的广告借助媒介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严重冲击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发展,特别是贻害处于求知阶段的中小学生。如:(1)消费者化几千元(福达家具);(2)与阳光相约享金彩人生(阳光小区金荣苑);(3)主、付出入口设无线微波监控系统(碧水庄园);(4)丰盛你的人生。(洋参冲剂广告)。

  例1、例3是误用错别字的偏误,“花”错用于“化”,“副”错用于“付”。据《现代汉语词典》可知,“化”与“花”作动词讲时,“化”是“变化”、“感化”、“融化”、“消化”、“化学的简称”等义;“花”是“用”、“耗费”之义,由此可见,表耗费了“几千元”之意的是“花”而不是“化”。据《现代汉语词典》可知,“付”是一个动词,而这个句子需要一个形容词,并且是“主”的反义词,所以只有用“副”了。

  例2是生造词语的偏误。把“精彩”生造为“金彩”,取“金”财富义,这违背了现代汉语规范。(4)句中,“丰富”和“丰盛”表示的概念意义基本相同,但它们的词性和句能有所不同:“丰富”是一个兼类词,既可以做形容词,也可以作动词接使动宾语;“丰盛”只能作动词,不能接宾语,所以应改为“丰富你的人生。”

  “‘谐音双关’是利用语言文字同音不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种修辞手法。”[1]但是,广告用语只求“同音”忽视“同义”,存在滥用谐音字的现象。例如:“咳”不容缓(药品广告)、“骑”乐无穷(山地车广告)、“鳖”来无恙(补品广告)、一“明”惊人(眼镜广告)、默默无“蚊”(驱蚊器广告)、无可替“带”(透明胶带广告)一“网”情深(网吧广告)、一见钟“琴”(钢琴广告)、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终生无“汗”(空调广告)、“衣帽”取人(服装店广告)、“衣衣”不舍(某洗衣店广告)、步步“糕”升(某蛋糕广告)、一步到“胃”(胃药广告)、百“衣”百顺(电熨斗广告)、“烧”胜一筹(快餐店广告)、“闲”妻良母(洗衣机广告)、大“石”化小(治结石病广告)、百闻不如一“键”(打印机广告)、好色之“涂”(涂料广告)、有“痔”无恐(痔疮药广告)、领“鲜”一步(海鲜广告)、“快治”人口(口腔门诊广告)、“礼”所当然(礼品店广告)……

  滥用谐音字是一种破坏语言规范的行为,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而受伤害最大的则是中小学生,会导致以讹传讹,把汉字引向毁灭道路。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2]由此可见,不恰当的使用谐音字属于违法行为。广大广告主顾和经营者不要一味追求广告效益滥用谐音字而违法,对于以往曾使用过的要加以整改,以规范用语取代不规范用语。

  部分广告不遵循汉语语法,出现了诸如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模糊歧义等语法错误,这些错误通过媒体消解着受众已有的语法模式,久而久之,有颠覆传统语法的危险。

  一是搭配不当在广告中有逻辑上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缺漏等。如:(1)让你热焰红唇,与春争俏(奇士美化妆品);(2)蚊子死光光(雷达水性蚊子喷杀剂);(3)虽然是夏季,也应当当心着凉(新麦肯华丽空调);(4)体积虽小,总是高人一筹(海尔空调);(5)无论是书信、签合同、下订单,您只要交给欧普2106S,保证一切OK!(欧普传线)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

  例1、2是逻辑上词语搭配不当。例3~5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或关联词语缺漏。其中例3是转折句,“虽然……也”构不成转折关系。应改为“虽然是夏季,但是要当心着凉。”例4也是转折关系,“虽……总是”构不成转折关系,应改为“体积虽小,却高人一筹。”例5偏误是关联词缺漏,这样就无法构成“只要……就”的条件关系。所以在“保证”前面加上“就”构成完成的条件关系。例6这句广告违背了逻辑学矛盾律的原则,“矛盾律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不允许相互矛盾,以保证思维的一致性。”[3]第一句说“不收礼”,第二句又说“收礼”,这种矛盾用语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

  二是现代汉语的构词造句严谨整饬、结构平稳,韵味悠长,但是有些广告抛弃规范,只是一味标新立异,违背了汉语的构词造句规则。下面以“又”字为例分析这一现象。如:(1)“豪华型双门双温风冷式冷柜,对社会又一贡献。”(冷柜广告);(2)“在炎热的夏日穿上它稳重又不流汗。”(夏装广告);(3)“冬天的蔬菜,价格又便宜。”(蔬菜广告)。

  例1中的“对社会又一贡献”应该是“对社会的又一贡献”的简写,还原全句就是“豪华型双门双温风冷式冷柜是对社会的又一贡献!”这是一个包含“是”字的判断句,其构成是:“名词性结构+是+名词性结构”;而把“对社会的又一贡献”中的“的”字省掉后,“对社会又一贡献”就不是名词性结构了。这样一来,“名词性结构”与“名词性结构”相对称的判断语义关系就无法构成,即句子存在语法错误。

  例2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可知,广告语中的“A又B”相当于“形1+而+又+形2”结构,即“A而又B”。其中“而”用来连接并列的形容词时表互相补充的语义。如:“少而精”、“严肃而认真”。同时已知“A而又B”中“又”表“累积”义,这说明,在“A而又B”格式中,A、B的语义还要能相互补充。但是由常识可知:“稳重”与“汗流浃背”似乎没有什么补充关系。因为并非“流汗了”就显得“不稳重”,并且,从“A而又B”中“A”与“B”的语义相关性可推知,“A而又不B“中“不B”与“A”也应具有语义相关关系。可是,“稳重”与“流汗与否”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因此,无论是“稳重而又汗流浃背”还是“稳重而又不汗流浃背”都显得不那么规范。[4]

  例3可有两种不同理解。第一种理解,由《现代汉语八百词》可知,“又”可表“另外”,若把此用例中的“又”解释为“另外”义就讲不通了。第二种理解,还原广告语为:“冬天你不仅能吃到蔬菜而且蔬菜的价格也便宜”,这里就出现了“又”与“而且”的混用问题。

  1.广告用语用字应遵守国家的语言政策,以《汉语拼音方案》、《简化字总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指针,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一是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广告中如需使用汉语拼音时,应当正确、规范,并与规范汉字同时使用。广告中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广告中如因特殊需要配合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时,应当采用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外国语言文字为辅的形式,不得在同一广告语句中夹杂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广告中的外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与中文意思不一致的,以中文意思为准。

  二是广告用语应当清晰、准确,用字应当规范、标准,包括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使用繁体字,不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异体字和简化字,不得使用国家已废止的印刷字形,不得故意使用错别字,不得故意用谐音乱改成语,广告中因创意等需要使用的手书体字、美术字、变体字、古字,应采用易于辨认的,不得引起误导。

  2.广告用语应维护社会伦理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不得使用“部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不得利用或篡改领袖人物名言作为商业广告用语,不得含有不良文化内容。

  3.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广告语言使用的审查力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广告审查监督,不合格的不予审批;另一方面也要对广告创作者进行语言文字培训,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素养。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遵循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正确运用谐音双关、比喻拟人、历史典故、成语熟语,以规范的广告语言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避免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的语言对社会精神生活的污染。


Copyright © 2012-2023 乐鱼电子·(中国)APP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60581号
电 话:400-123-4567 手 机:13800000000
地 址:广东省乐鱼电子·(中国)APP下载
扫一扫关注微信